1
更多
分享:
济南
青岛
淄博
枣庄
东营
烟台
潍坊
济宁
泰安
威海
日照
临沂
德州
聊城
滨州
菏泽
新华社现场云
中国双创
首页 >> 资讯 >>观天下 >> 把美术创作写到民族复兴的历史上|崔勇波专访
详细内容

把美术创作写到民族复兴的历史上|崔勇波专访

把美术创作写到民族复兴的历史上|崔勇波专访 2023.12


把美术创作写到民族复兴的历史上

崔勇波

民族复兴的美术力量


崔勇波,1971年生于山东淄博,1991年入伍,2014年转业。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职业道德与行风建设委员会委员、北京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国家画院沈鹏精英班成员、中国书法家协会首届“国学与修养”班成员等。

国画作品获“2020江山如此多娇·新余傅抱石”全国中国画作品展最高奖;

2020年第二届“神圣长白”全国中国画作品展最高奖;

2022年“大美边疆”第五届中国民族美术双年展最高奖;

入展2010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等全国美展十数次;

书法作品多次在全国书法大展中获奖,入展全国第三届兰亭艺术展等四十余次;

书画作品被人民大会堂、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画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等收藏。

出版个人专著有:书画评论集《仰望星光--崔勇波书画评论集》、《近现代书画名家研究》、《李铎书法艺术论》, 散文随笔集《春雨夜话》、《饮庐集》、《拾鼎集---崔勇波散文随笔精选》,诗词集《饮庐吟草》,书画集《山水境象—崔勇波山水画选》、《逸品典藏--中国当代学术派画家崔勇波卷》、《崔勇波书法集》、《叩问心象—崔勇波书画集》、《崔勇波水墨人物画集》等十余部。

北京创荣时代艺术中心 杨思齐:崔老师,在您看来,历史悠久、传承有序的中国水墨写意人物画,如何赋予情感和思想?您如何看待笔墨语言在当代写意人物画中的地位和作用?


崔勇波:中国水墨写意人物画是中国画传统中在审美特点和形式风格等方面极具典型意义的门类。它历史悠久,传承有序,自古以来画家籍以此赋予情感和思想,根据感情和个性的需要选择题材的表现形式,这就使人物画从一开始便形成以较强的观念性为主的艺术表现。对当代写意人物画来说,如何理解人,如何塑造形象,如何把握笔墨语言,特别是在作品中如何赋予情感和思想,是及其重要的关键环节。


中国水墨人物画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徐悲鸿、蒋兆和把西画的造型手段如透视、解剖、明暗关系引用到中国画中来,开始了中国画变革的大胆探索;同时涌现出了一大批大师和名作,从任伯年、王一亭、徐悲鸿、蒋兆和、石鲁、黄胄、王盛烈、方增先,到当代一大批优秀人物画家,但有一点是相同的,他们都十分重视作品中赋予情感和思想,如蒋兆和的《流民图》、黄胄的《庆丰收》、方增先的《说红书》,刘文西的《祖孙四代》等作品已成为中国近现代水墨人物画史上的经典之作。一代代优秀水墨人物画家为当代中国水墨人物画,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极佳范本和成功经验。


当我尝试系统梳理了中国水墨写意人物画图式风格与学术脉络后发现,虽然写意人物画小品笔墨、趣味、尺幅较为轻松自然,但在表现宏大场景和主题性时明显存在不足现象,画面中很多元素无法得以体现和表现,经过取舍后自己更喜欢和关注主题性人物创作,于是开始把主要研究方向和精力放在水墨写意主题性人物创作上。一直以来,现实题材人物画创作都是不易描绘的绘画题材,其难点在于既要把传统的笔墨语言和造型结构相互转化,又要从中赋予画面情感和思想的深入表达;作为人物画家,配合时政,用画笔关注社会、关注人生,把握时代变迁的脉搏,表现当下的现状和生活始终应该是人物画家创作的一条主线,在丰富的现实生活中孕育艺术创作的激情,找到笔墨、色彩与情感的共鸣点,并试图在作品中挖掘探讨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表达,追寻真善美的人性本质,以此表达对生命的敬畏,对美好品格的赞颂,并赋予作品深沉的思想性和内涵。

《从硝烟中走来》    200X200cm


北京创荣时代艺术中心 杨思齐:崔老师,您认为中国水墨写意人物画在当今社会中面临着哪些挑战和机遇?您对于中国水墨写意人物画的未来发展有何期待或建议?


崔勇波:任何一件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其实就是与自己的对话过程。通过水墨写意人物画的不断创作、研究和学习,使我收获和感悟颇多。众所周知,画好水墨写意人物画难度很大,一位成熟的水墨写意人物画家的成长要经过几十年的不断锤炼,需要高超的造型能力和辛勤刻苦的投入,不断蜕变与飞跃;需要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从文学和哲学中理解中国画审美精神的真谛所在;要深入理解写意精神,懂得追求意境、意趣的审美高度;还要热爱生活、关注人生,有大爱的胸怀、高尚人格和开阔心胸。


中国水墨写意人物画的未来发展前景广阔,如果需要提点建议的话,我想大抵有下面几点:一是在努力开掘具有时代特征的写意人物风貌方面,如何彰显艺术个性?二是在主题诠释和语言表述中如何更加深层次的体现?三是在作品立意与传达、造型与笔墨、场景与意境等方面如何更好地深入?笔墨当随时代。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中国画该如何发展,如何与社会同步,如何更好地服务于人民大众,是摆在每一位画家面前的课题。能否以现实之“形”传递现代之“神”,首先就要继承传统,“师意而非师迹”(邓散木语),其次深入挖掘现实生活,不断加强自我修养的完善,写心、写意、写情怀,从而将中国画的薪火将代代相传。


随着时代的发展,给中国人物画以更多机会的同时,也赋予了中国写意人物画更多的挑战。在当代艺术观念日趋多元的今天,站在中国文化的立场上深入艺术精神层面品味中国画艺术魅力,认识中国画审美取向与艺术发展规律,在笔墨天地中倾泻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心中的夙愿,讲好中国故事,努力实现习总书记提出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方向和“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创新文化”的号召,化为美术家们在艺术实践中创造性转换、创新性发展中华传统精华的“本来”。

《远方》    200X200cm


北京创荣时代艺术中心 杨思齐:您在中国水墨写意人物画创作中又哪些主要阐释和追求?


崔勇波:在中国水墨写意人物画创作中我一直试图努力做好以下几点:一是充分观照中国画笔墨形态中凝结的生动气韵和精神内涵,恰当地把握形与神、形与意,以及以笔墨为核心在写形、传神、达意层面所达到的中和之美。在这种创作精神的指导下,中国人物画特别注重人的气质、气度,注重人的精神活动的典型特质、真性情的表现,通过笔墨来塑造形象特征,进而传递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契合传统绘画中的“以形写神”的理念。二是努力挖掘反映现实生活题材,在作品中试图通过贴近现实生活方式来激活笔墨语言模式的变化与表达,努力在表现鲜活的现实生活时给传统笔墨输入新鲜血液,在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之间,寻找融合与开掘的契合点,探寻笔墨的表现力及其独立的审美价值,注重发挥主题性人物画的社会功能,注重技法的创新、情感的宣泄以及立意的升华。从画面结构、人物形象、情感力量和艺术呈现等多个方面对创作作品的艺术性进行把关,力争做到“深入体会,充满感情,细致描绘”。三是在创作中努力追求民族文化精神、美学特质和强烈的人文主义感染力。重视对现实生活中人物素材的贴近和提炼,顺应时代变化,用最感性、最敏感的审美心理进行人物画创作,把自己的审美观投入画作,使作品具有灵性,体现出时代的文化内涵。四是努力追求和强化作品写意性。创作中紧紧抓住人物外型特征,用富于弹性的线条,辅以浓淡相宜的墨韵晕染,使整个画面脉胳贯通,气韵生动;在用笔上尽力强调毛笔的随机性与书写性特征;在用墨上,充分发挥水墨渗化性特征,强调画面的整体性结构与视觉冲击力。使作品在努力追求“抽象具象”之间,强调“以意造形”,从而使作品达到“立象以尽意”的目的。


北京创荣时代艺术中心 杨思齐:当前,艺术家处在文化全球化、艺术多元化的创作环境中,您现在如何看待当代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


崔勇波:任何艺术载体一定存在着继承传统和勇于创新探索的关系,在当前文化全球化、艺术多元化的创作环境中,出现了多种艺术观念和艺术新表现,也产生了很多让人耳目一新的艺术作品,其中有的构思新颖,有的别开生面,但也出现了脱离传统单纯求怪、求新的作品,背离了艺术的本质和根源。艺术的根本最终还是让更多的观众得到美的享受,雅俗共赏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永远是不会过时的。

《云淡风轻的日子》    200X240cm


北京创荣时代艺术中心 杨思齐:您认为您当下的美术创作在主题、语言、观念等层面想要整体呈现出怎样的面貌或者变化?


崔勇波:我的水墨写意人物画创作面较广,现实生活中少数民族、工人、农民、解放军等都有涉及,老人、妇女、儿童等都有所涉猎和创作,这些构成了我作品中的常见形象。尤其我对主题性写意人物画创作情有独钟,愿意关注人生和艺术的形而上层面,以画笔关注现实生活,关怀民生,从平凡的生活中捕捉感动的瞬间,撷取灵感的源泉,将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和感悟融入自己笔端,记录下时代的平凡与精彩,传递正能量,从而展现真善美的精神面貌。


北京创荣时代艺术中心 杨思齐:您近期有着什么样的创作计划?对未来的创作,您有什么样的期盼?


崔勇波:我近期将于2023年12月底回我老家举办“我心向齐---崔勇波书画回乡汇报展”,在山东省淄博市齐文化博物馆举行,展出从12月底至2024年3月底,为期三个月。这次展览是我从艺几十年以来第一次回报家乡展览,展品分为四个主题展览版块,书法部分:一、经典精临、二、吾手吾心;国画部分:三、时代意象,四、民族华章。共展出作品近百件。权当做我一段时期的小结。


对未来的创作,我想画一批山水、写意人物和写意动物小品,用来进一步丰富自己的笔墨语言,拓展笔墨形式,提升笔墨语言。在国画创作之路上还有很多需要解决的课题。




传播矩阵

人民山东

seo seo